奇亿

粟裕去世后夫人想要为他送行,杨尚昆批示四条:不准各地开设灵堂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最新动态

你的位置:奇亿 > 最新动态 >

粟裕去世后夫人想要为他送行,杨尚昆批示四条:不准各地开设灵堂

发布日期:2024-06-09 20:03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导语:1984年2月5日,一代战将粟裕与世长辞。

令人遗憾的是,尽管粟裕于1979年就开始申请平反,但是有关粟裕的平反工作迟迟无法落实,一直到粟裕去世都未能平反。

因为粟裕直到去世都未能彻底平反,所以有关粟裕的身后工作还是受到了许多影响。

一方面是粟裕遗嘱不要办追悼会,另一方面是粟裕还未平反,所以粟裕连治丧委员会都没有,悼念粟裕的同志们只是到粟裕家里致哀(据粟裕的夫人楚青回忆,来家悼念的人林林总总有一千多)。

除了追悼会受影响,就连楚青想要为他送行也收到了影响,当时杨尚昆批示送行需要遵从四条指示,虽然楚青不太明白为什么要遵从这四点指示,但是楚青比较庆幸的,因为她担心会不许她送行:2、3条也不知是从何说起的,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呢?但批准了,总是了却我的一件心事,我很担心不批准哩!

为什么粟裕的身后事会如此困难?这四条指示从何说起?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代战将粟裕的身后事。

粟裕的遗嘱

1981年,粟裕就是这一年病倒的,也是在这一年粟裕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进入了倒计时。

在这一年粟裕先是突发脑溢血,紧接着就是脑血栓。这两个病对粟裕的打击很大,粟裕的思维、语言表达能力都因此受到了影响,甚至还因此长期卧床、住院休养。

粟裕晚年是十分痛苦的,因为粟裕曾经负伤过,弹片深入粟裕脑子里(有三片弹片一直到遗体火化才取出来),突发脑溢血和脑血栓很大程度上也和这三片弹片有关系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周围的人都劝粟裕放下工作,安心休养。但是粟裕却停不下来,他十分清楚自身的情况,乐观看还是可以在床上躺几年,悲观点就是朝不保夕。

一代战将粟裕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,这对军队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,他想要把这份财富传承下去,以便军队干部能够更好的认识、掌握战争的规律,克敌制胜。

他无法停笔,所以他忍受着头痛在病床上写完了《粟裕战争回忆录》,近四十万字不知耗费了粟裕多少心血,也不知道粟裕为了这些字受过多少痛,多少苦。

回忆录写完后,粟裕最牵挂的就是自己头上的“帽子”,他还是很希望能得到平反的,不想带着“帽子”去世。但是因为各种原因,粟裕平反工作迟迟无法落实,以至于在病榻上的粟裕开始交代遗嘱:

我在革命战争年代,在组织的领导下,身经数百战,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、战斗的同志中,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,而我还活着,见到革命的胜利。在我身后,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,不要举行追悼会,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、山东、河南几省、市的土地上,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……

151个字,总的来说就是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、不举行追悼会、把骨灰撒在曾经作战过的地方,与牺牲的战友们长眠。

1984年粟裕去世后,他的夫人楚青就把他的遗嘱转告给中央。

粟裕的身后事是很棘手的,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粟裕去世时还顶着“帽子”呢,如果公然举办遗体告别仪式、追悼会,那就有点不太合适,但是如果不办,那又说不过去。最终权衡一下,中央决定遵从粟裕的遗嘱,不举行各种送行、悼念仪式,致悼的同志们可以直接去粟裕家致哀。

没有治丧委员会,而且也没有摘掉“帽子”,这就使粟裕的身后事有些复杂。有一些同志、老部下主动前来悼念,但是也有一些老部下借口有事未能前来悼念,以至于王必成对未来的老部下破口大骂:你别不知好歹!首长是怎么对待你的,你全忘记了?你凭什么不过来给首长送行。

被骂的是张文碧(曾任华野二十五军五十九师政治委员,55年少将)。因为在粟裕去世后,张文碧说自己要去开个会(有说去学习的),反正是不能亲自前来致哀,还请理解。

王必成理解不了一点,在王必成看来,张文碧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了。要知道当年在华野工作的时候,粟裕没有因为刘英(粟裕和他有恩怨)而针对张文碧(张文碧与刘英关系好),并且提拔重用张文碧。

现在老首长去世了,张文碧因为一个会议(学习)不能亲自来致哀,这就令王必成十分愤怒,以至于在电话里对张文碧破口大骂。而这场大骂也骂醒了张文碧,张文碧急忙推掉会议,亲自来致哀,并且向楚青致歉。

张文碧只是一个缩影,去粟裕家致哀的林林总总有一千人,但是肯定还是有许多人没有来的。八宝山见最后一面时,大约有两三千人,这前后还差了不少人呢。

八宝山最后一面结束后,粟裕的骨灰并没有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,因为要遵从粟裕的遗嘱,把他的骨灰分别洒在战斗过的省市。

据不完全统计,粟裕骨灰洒在了二十多处,这二十多处基本上都是战场,比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、淮海战役纪念馆、碾庄烈士陵园、江苏东台三仓烈士陵园等。

这项工作是楚青完成的,而批准楚青为粟裕送行的是杨尚昆。

杨尚昆的四条批示

在这里要说一下,杨尚昆和粟裕的关系很好,粟裕晚年在为平反奔波之际,杨尚昆出力很大。

1987年9月,中央军委在常务会议上决定在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军事卷·粟裕》条目中写一句:“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。”这次常务会议就是在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的主持下进行的。

粟裕去世,杨尚昆的内心也十分悲痛,他怀揣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去致哀,并且告诉楚青:“粟裕的心里有个疙瘩,关于他蒙冤的事儿,我还没有给他办好,打算要在这次讣告中来解决。我这次想要从正面讲,把一些不实之词纠正过来。”

楚青想要为粟裕送行,这一项要求是需要中央批准的,原因我上面就说过了,粟裕去世前还未平反,所以许多工作都比较麻烦,楚青一度担心中央不批准她送行。

军办回复楚青时称:军委同意楚青为粟裕送行,杨副主席(杨尚昆)做出四条批示:

1:批准楚青为粟裕送行,但是沿途不要通知外地要撒粟裕骨灰之事;

2:在各地撒骨灰时,不要开设灵堂祭奠;

3:送行期间不要当地领导同志迎送;

4:外出送行人员需控制在10人以内。

楚青对1、4两条比较能理解,对2、3两条不是很能理解:第2、第3条也不知是从何说起的,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呢?

这个2、3条主要是因为粟裕还未平反,当年对粟裕的批评可是下发到团连级的,现在还未平反,情况很复杂,不适合大张旗鼓的开设灵堂祭奠,而且对当地的生产、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
当然,大张旗鼓不是粟裕夫妇的作风,他们想要的就是平静的离开,不然也不会留遗嘱要求不办追悼会,所以楚青并没有异议。在楚青看来只要能批准为丈夫送行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
送君(楚青)

无限伤情日,凄风苦雨天。万里送君去,哀思永绵绵。东南山水胜,赖有碧血染。

君去随战友,相会定开颜。莫怨关山隔,莫愁人天远。但期成遗志,欢聚大江心。

上面这首诗是楚青寄托哀思的诗,我们能清楚感受到楚青对粟裕的哀思,正是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,楚青把粟裕的骨灰洒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。

尽管杨尚昆做了批示要求“送行期间不要当地领导同志迎送”,但是各地的军区在得知楚青携粟裕骨灰重走战争路后,还是派了专人迎接,济南军区甚至派副参谋长来迎接。

在同志、亲友们的陪同下,粟裕的骨灰被洒在多个战役纪念馆、烈士陵园、战场。虽然没有设灵堂祭奠,但是各地的同志们还是比较重视的。在河南开封烈士陵园时,省委的领导还转成赶来,为撒骨灰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送别仪式,参加仪式的有五六百人。

楚青往返江苏、福建、河南、山东等多个省市,上万里的行程,走了将近半年的时间,最终把粟裕的骨灰洒在各地,遵从丈夫的遗嘱,了解粟裕的一大意愿,与牺牲的烈士们一起长眠。

粟裕的三个遗嘱是完成的,但是粟裕还有一个“疙瘩”,那就是平反的事。在粟裕去世后,楚青也算接棒了,她开始负责为粟裕平反。

这项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,如果简单的话也不至于粟裕至死都未等来平反,考虑到丈夫的心愿,楚青为了此事四处奔走。直到1994年12月25日,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发表了《追忆粟裕同志》的文章,特别指出:

“1958年,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,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。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。这个看法,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。”

此事标志着粟裕彻底平反,而此时距离粟裕去世足足十年。



首页 | 关于奇亿 | 业务范围 | 最新动态 | 联系我们 |

Powered by 奇亿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